中铁十七局科技之花结硕果—苏州地铁6号线4标项目推进科研工作纪实

   日期:2022-05-20     浏览:142    
核心提示:多年来,苏州地铁6号线4标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施工生产,大力推广四新技术应用,以创新工作室为载体,通过健
 多年来,苏州地铁6号线4标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施工生产,大力推广“四新技术”应用,以创新工作室为载体,通过健全创新工作机制、增加科技创新投入、强化科研攻关力度,进一步激发项目职工创新潜能,加快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奏响科技创新乐章。

年初“三会”上,公司将“项目科技创新年”确定为2022年工作主题。而项目在建设之初,就已经成立了以项目经理赵东为组长的科研攻关小组,针对技术难题及关键工序开展课题研究,其中2021年完成实用新型专利两项,完成两项科研课题结题报告;撰写科技论文15篇,其中9篇被公司评为优秀论文;编写的《地铁车站附属围护结构旋挖钻+高压旋喷桩+插型钢施工工法》荣获集团公司企业级工法。各项研究成果成功应用到现场施工中,为项目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项目先后获得“江苏省建筑施工标准化星级工地”、“苏州市平安工地”,集团公司“优秀项目经理部”等多项荣誉。

 

创新引领  夯实工程质量“基石”

一直以来,项目坚持“质量为本”理念,施工中不断总结质量控制方法与措施,项目科研小组研究出“超深地下连续墙保护层控制技术”,通过优化地墙泥浆配比实现了超深基坑内对地连墙保护层的有效控制,避免出现混凝土开裂渗水、漏筋等质量问题;面对主体基坑开挖深度大周边环境复杂距离周边建构筑物近等难题,项目在开挖过程中运用“钢支撑保载型活络头”和“钢支撑轴力自动伺服系统”,将主体围护结构墙体测斜最大值控制在2.7毫米以内,周边房屋沉降最大值控制在1.9毫米以内,有效地控制基坑变形,夯实施工质量“基石”。

 

 

智慧加码  筑牢安全施工“屏障”

项目通过打造VR虚拟安全体验馆,对高空坠落、触电伤害、机械伤害、隧道坍塌等多种安全事故进行真实模拟,让施工人员直观感受违规操作带来的严重后果,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项目借助云端视频监控、劳务实名制、苏安码人脸识别”等信息化手段,实现对劳务人员全方位监管,提升项目安全管理水平;项目科研小组认真分析研究施工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并针对风险提出应对措施,其中“临近地铁既有线跨河超长深基坑施工技术”,解决了与既有四号线换乘站在基坑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风险,保障施工安全有序推进

 

 

  科研攻关  激活创效创誉“引擎”

项目在施工中不断优化施工方案,采用“地墙拼幅”施工工艺,对电缆、通信等既有管线实施就地保护,有效解决了管线迁改难度大、周期长的问题,为项目缩短工期约60天,节约成本约10万元;在涉河跨路施工时采用“渡槽加钢便桥”工法,在提高施工工效、降低施工风险的同时,有效保护了水环境,最大程度减小了对周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盾构施工通过大数据实时调整掘进参数,顺利穿越浅基础密集建筑群,地表沉降及隆起控制良好受到业主和监理单位一致好评,项目科研小组认真总结施工经验,编制《盾构连续穿越密集建筑群施工技术总结》,并多次受业主单位邀请做交流汇报。

 

 

科技赋能  打造绿色环保“高地”

建设过程中,项目依靠科技手段,创新绿色施工模式,应用自动喷淋系统、除尘雾炮机和扬尘检测仪等降尘设备,加强对扬尘的管控和治理;施工现场主要通道口设置全自动洗车池,并安装循环水洗车设备,水经沉淀、过滤循环再利用保持道路整洁的同时提高了水的重复使用率,达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目的;盾构推进过程中,项目在靠近居民区的一侧集土坑设置隔音板,有效将噪音隔离,避免了土方外运噪音扰民,营造了“零噪音”施工环境。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2022年,围绕公司“项目科技创新年”工作主线,项目将聚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让“科技之花”结出更多“产业硕果”,为推动真新美品质轨道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力量,以高质量发展优异成绩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徐京伟  董倩倩)

 
打赏
 
更多>同类中国铁建

新手指南
注册新用户 操作指南 常见问题
采购商服务
找产品 找公司 找采购 看资讯
供应商服务
企业商铺 路桥通服务 认证服务 推广服务
交易安全
买家防骗 卖家防骗 投诉举报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m.lqsbcl.net
微信关注: lqsbcl
路桥设备材料信息交流群

4006616881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
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