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村港跨海大桥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统筹推进的重点工程,2019年3月开工建设,大桥全长2544米。其中,桥梁总长1776米,桥面宽38米,采用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60公里,总投资约9.4亿元。
此次重点施工的大桥主塔采用国内罕见的大倾角空间宝石形结构,为双索面布置,造型来源于北海市出土的西汉文物铜凤灯。主塔“凤冠琴韵”构思将铜凤灯形象演绎成桥塔造型,配以如同琴弦的拉索,使现代桥梁技术与历史文化完美融合,独具魅力,为全国首创。
“自上场以来,项目建设团队遵循‘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动态优化施工方案,大力采用、推广新工艺,统筹物资供应、机械设备、人员调配等工作。”项目经理冯龙说,他们克服北海雷暴、台风等恶劣天气以及水上、高空、风中及大型构件吊装作业等相互交叉影响,对各个环节施工进行了精细论证,确保了各项工作协调、有序开展。
项目建设者坚持施工生产与疫情防控“两手抓、两手硬”方针,科学组织,精心部署。各级管理人员下沉施工一线,实行责任包保,全面督导施工进度、安全管理、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落实落细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他们强化重点部位监控,使施工现场工人们有序作业。
在主塔前期施工中,他们采用“先桩后堰法”进行基础施工,针对大桥桥位复杂地质,选用反循环钻机进行桩基施工,效果良好。
在大体积水下围堰封底施工中,建设团队在大桥主塔东西侧支栈桥上合理布置施工机械,并安排专人轮流值班更新浇筑信息,10名测量人员实时对132个导管孔位进行精确监测,经过2次连续48小时作业,顺利完成两个主塔水下封底施工,单个主塔封底浇筑的混凝土超过4800立方米。
在主塔承台施工过程中,建设团队建立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计算模型,不断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最大限度使得水化热总量、水化速率、水化热温度峰值、内外温差得到有效控制,避免产生混凝土温度应力裂缝。同时,他们还制定了海洋环境下混凝土防腐保障方案,确保了承台施工质量,并连续3年荣获“广西质量管理先进单位”称号。
该大桥主梁为钢混叠合梁,钢结构重量为11000吨,具有钢结构形式复杂、施工难度大、精度要求高等特点。一直以来,项目建设者坚持下移管理重心、前移管控关口,完成了主桥钢混叠合梁、20号、21号双主塔斜拉索安装施工任务,并于今年9月荣获2022年度“广西钢结构金奖”。
据悉,该桥建成后,对北海市打造“百里海岸海滩海景带”、创建全国向海经济的创新发展示范城市、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一带一路”重要门户和枢纽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将继续推进主塔斜拉索最终调试等后期工作,向北海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冯龙说。